1.(单选题)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苏轼
A.床前明月光∶《静夜思》∶李绅
B.锄禾日当午∶《悯农》∶李白
C.青春做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D.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白居易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横看成岭侧成峰”出自“《题西林壁》”,二者属于诗句与出处的对应关系,且“《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苏轼”,二者属于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床前明月光”出自“《静夜思》”,但“《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而非“李绅”,排除;
B项:“锄禾日当午”出自“《悯农》”,但“《悯农》”的作者是李绅,而非“李白”,排除;
C项:“青春做伴好还乡”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二者属于诗句与出处的对应关系,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杜甫”,二者属于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清明时节雨纷纷”出自“《清明》”,但“《清明》”的作者是杜牧,而非“白居易”,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单选题)钢笔∶书写
A.水瓶∶保温
B.春天∶播种
C.手表∶计时
D.眼睛∶阅读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钢笔”是一种“书写”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和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水瓶”指用于携带水或盛水的容器,故其功能为盛水,而不是“保温”,排除;
B项:“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二者属于时间对应关系,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C项:“手表”是一种“计时”工具,二者属于工具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眼睛”可以“阅读”,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但眼睛不是工具,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单选题)下图中是给定纸盒的外表面,以下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对平面展开图中的各面进行编号,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面1画箭头,箭头指向的方向为正方向,题干箭头左侧为面4,选项中箭头左侧不是面4,排除;
B项:面1和面5是相对面,在立体图中不能同时出现,排除;
C项:面3和面6为相对面,所以选项中三个面为1、2、3,题干中这3个面的公共点周围是,选项公共点连接面3的黑色正方形,排除;
D项:三个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题干平面展开图中一致,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4.(单选题)有些产品的精心设计使产品方便高效,能给客户带来舒适感,使用时不用阅读复杂的说明或是求助他人。而有些产品恰恰相反,它们的设计没有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因而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或者迷惑不解的情况,这类产品被人们称为诺曼产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诺曼产品的是:
A.某品牌木制大衣柜的底部滑轮质量较差,用户很难将门拉开
B.某款网络游戏很难通关,很多玩家在网上求助怎样破解其中的关卡
C.汽车收音机按钮和其他设备开关的形状、大小都一样,用户很难分辨哪个是收音机按钮
D.某科技公司的精密实验设备附有300页的说明书,一般人觉得里面术语太多,很难读懂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
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迷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商品本身的质量有问题,不属于“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B项:游戏难度的设置是出于通关的考虑,是设计者为了增加可玩性有意而为之,不属于“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C项:汽车收音机按钮与其他设备开关的形状、大小一样,属于“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习惯和需要”,用户很难分辨哪个是收音机按钮,体现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迷惑”,符合定义;
D项:设备的说明书得难懂,并不是设备本身“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5.(单选题)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A.股票投资者根据往年的股市行情预测今年股票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
B.某企业根据企业的规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规划制定企业战略
C.某电子商务网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制定了多个方案
D.某工厂因为原材料和燃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调整了生产模式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②提前采取措施。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股票投资者虽然对今年投资的风险有预测,但未体现“提前采取措施”,不符合定义;
B项:企业根据企业的规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规划制定战略,未体现“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符合定义;
C项:电子商务网站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制定多个方案,体现了“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符合定义;
D项:某工厂因材料价格上涨调整了生产模式,是已经出现问题后采取的措施,未体现“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6.(单选题)所谓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水环境污染类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属于面源污染的是:
A.某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造成海水污染
B.酸雨造成了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C.农村到处散落的垃圾经降水过程污染水体
D.造纸厂的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由排污管排放到湖里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
②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
③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
④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核电站属于特定的地点,因地震发生核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并非是通过“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不符合定义;
B项:酸雨造成的是土壤污染和农作物的大面积死亡,并未体现“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的污染”,不符合定义;
C项:农村到处散落的垃圾没有特定的地点,符合“非特定的地点”,并属于“固体的污染物”,经降水过程造成了水体的污染,符合“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引起水体污染”,符合定义;
D项:造纸厂的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湖里,并未体现“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7.(单选题)世界上任何成功的发明都要经历无数次失败的试验,过去发明家的经历告诉我们,经历失败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如果善于在失败的试验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那么就会成功。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没有经历失败的试验,就不可能善于在失败的试验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B.成功的发明一定是善于在失败的试验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C.多经历失败的试验就会善于在失败的试验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D.没有成功的发明当然就没有经历过失败的试验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成功→经历失败;
②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成功。
可递推为:③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成功→经历失败。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没有经历失败的试验”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符合;
B项:“成功的发明”是对②的“肯后”,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不能推出,排除;
C项:“经历失败”是对③的“肯后”,肯后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不能推出,排除;
D项:“没有成功的发明”是对①的“否前”,否前得不到确定性的结论,不能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8.(单选题)研究人员给一群实验用的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这些小鼠中有部分小鼠的下丘脑部位有不可恢复的损伤,而另一些则没有。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下丘脑部位有损伤的小鼠出现了肥胖的症状。研究人员认为,下丘脑特定部位的损伤是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研究人员的结论?
A.下丘脑部位未损伤的那些小鼠未出现肥胖的症状
B.已有相当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小鼠脑部损伤与肥胖之间的关系
C.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部位损伤的小鼠患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正常水平
D.下丘脑部位损伤的小鼠与食用高脂饮食导致肥胖的小鼠肥胖程度相当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下丘脑特定部位的损伤是导致小鼠肥胖的原因。
论据:研究人员给一群实验用的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这些小鼠中有部分小鼠的下丘脑部位有不可恢复的损伤,而另一些则没有。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下丘脑部位有损伤的小鼠出现了肥胖的症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下丘脑部位未损伤的那些小鼠未出现肥胖的症状,通过对照的方式证明下丘脑特定部位的损伤会导致肥胖,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是说明有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但并未提及研究是否有相应的结论,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下丘脑部位损伤对糖尿病的影响,而论点是下丘脑部位损伤是“肥胖”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下丘脑受损和高脂食物导致肥胖程度相似,但是无法证明下丘脑受损就是肥胖的原因,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9.(单选题)英国科学家提出测试可再生能源效率的简单方法,来展示1公顷能源作物制成的燃料可以让汽车行驶多远,生物柴油在测试中表现最差,仅能使车辆行驶2万公里,生物乙醇使车辆行驶3万公里,由厌氧发酵的农作物等产生的生物沼气可使车辆行驶将近9.7万公里。因此,科学家认为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以上结论?
A.生物沼气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
B.乙醇燃料的生产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C.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将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D.生物沼气的生产、运输过程费水、费电、费能源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生物沼气将是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
论据:厌氧发酵的农作物等产生的生物沼气可使车辆行驶将近9.7万公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生物沼气的生产成本高,那么就难以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乙醇燃料的生产与生物沼气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生物沼气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那么就难以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生物沼气的生产、运输过程费水、费电、费能源,那么就难以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生物燃料,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10.(单选题)某公司总经理郑某在家中被杀,警方确切掌握的是,案发当天,其下属赵一、王二、张三、李四都进出过一次郑某家中,且排除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被警方传讯前,四人秘密约定,向警方所作的每句供词都是虚假供述,供词如下:
赵一:“我们四人都没杀害他,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王二:“我是第二个进他家的,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张三:“我是第三个进他家的,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李四:“凶手进他家不比我晚,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由此可知推知,凶手是:
A.赵一
B.王二
C.张三
D.李四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具有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四人向警方作的每句供词都是虚假的,可以得到以下条件:
①四人中有人杀了郑某,赵一离开时,他已经死了;
②王二不是第二个进郑某家的,王二到郑某家时,他还活着;
③张三不是第三个进郑某家的,张三离开时,他死了;
④凶手进入郑某家比李四晚,李四到时,郑某还活着。
根据条件④,可以知道李四不是凶手,结合条件④和条件②,可以知道李四和王二应该是前两个进入郑某家的,再结合条件②,王二不是第二个进入的,说明王二第一个进入,李四第二个进入,且二者均不是凶手。再结合条件③,张三不是第三个进入的,即张三是第四个进入的,而他离开的时候郑某已经死了,说明赵一是第三个进入的,且赵一是凶手。
因此,选择A选项。